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:国际教育要因人而异

发布时间:2019-07-10

选择国际学校,是为了将来出国留学,学习更深层的知识,掌握更专业的技能。在成为国际精英人才这条路上,注定充满艰苦、充满挑战。学生要从选择进入国际学校开始,就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、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,实现完美转型。亿万系集团就根据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对国际教育的看法,带大家进一步了解国际教育,了解在这条道路上该如何走下去。

在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,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,具有国际性竞争的人才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?

王殿军表示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广阔的视野,不拘泥课本知识,真正放眼全球,同时也要有创造力,与众不同的思想,创新思维能力,此外王殿军也特别强调了学生的身心健康,认为这也是真正的国际化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。

进入国际学校的学生都要开始形成一种观念:我要对自己负责,我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。就读国际学校,本身就是选择的第一步,学会选择更是走向世界的一条必由之路。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,都不要盲目的做出跟风择校的想法,要因人而异,综合考虑是否真的要接受国际教育。

当下很多人追逐国际教育,但普遍存在思想误区,并不是只有出国学习才是国际教育,在中国本土也可以接受好的国际教育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中国开办的国际学校。当然,我们只有真正的弄明白什么是国际教育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
什么是国际教育

如果非要给国际教育一个定义是很难的,很多人心中所谓的国际就是外国的,比如说美国的教育就是国际化教育,这又是一个误区。既然是国际,那就绝不仅限于一个国家的教育,而是适用于国际社会的。在中国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和国际的,并不是说只有在国外去留学接受教育才是国际教育。

随着中国教育的水平上升,在中国我们有许多的教育也有国际化的水平。许多优秀的国际学校充分吸收了国外最先进的课程,有的还重新设置了教育的方案,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学生的特有的教育方案。许多美国的教育专家、国内的教育专家,尤其是美国最高水平的认证机构,认证后都认为我们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好学校。

国际性人才的特征

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,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。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,国际化人才的视野一定要宽广。不能被课本上的知识束缚住,而是引导学生关注全球,关注世界,关注国与国之间的东西。

学习当下知识的同时要思考未来,国际化人才要面向世界,面向现代化和信息化。所以要比普通人更有视野、更有境界、更有胸怀。另外,现代人崇尚要有能力,要有创造力,要有与众不同的思想,要有很高的创新思维能力。

可以说国际学校的出现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,比如常常出现的项目式学习,STEM课程等。不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、批判性思维、创造性等各方面的能力。

接受国际教育要转变思维

当你开始选择国际教育的那一刻,就要开始转变一些你固有的思维,尤其是从公立学校转入国际学校的学生,比如说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;从封闭型向交流型转变;从书柜型向实践型转变等。

依赖型的学生在各方面过分依靠父母、老师的安排,自理能力差,做事无计划,完成速度慢等。一旦走出国门,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,因此独立自主的精神是将来立足社会、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。

要想今后在国际舞台上站住脚,就要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,既要有独立自主、自信果敢的刚毅品质,又要有善于与人沟通、平等交流的开放心态。

阅读概念、原理、法则固然重要,但是,如果只满足于背诵一些名词、术语、概念,仅停留在理解概念、原理、法则的文字表述层面,充其量只是一只“两脚书柜”。如果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能通过一番横向、纵向的比较,挖掘深藏在文字后面的智慧、思想,并进一步思考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,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。

也许之前的你一直有高考这一条路可以选,课程也是固定的,但是国际学校会给你更多的选择,不管是课程还是社团活动等都需要去选择自己适合的。通过选择,你能悟出什么是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,什么是跨文化视野和全球化胸怀。

未来计划出国留学的孩子,性格迥异、能力差别也会很大,因此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挖掘学生本身存在的潜能。亿万系集团建议各位家长在择校前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,你的孩子适合国际教育吗?